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(CCUS)项目——齐鲁石化-胜利油田CCUS项目于2022年正式投产,标志着我国CCUS技术迈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新阶段。该项目由中国石化主导建设,年捕集二氧化碳100万吨,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或减少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年排放量场外配资,为传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创新范本。
作为全产业链示范工程,该项目突破了二氧化碳捕集、运输、利用与封存的多项技术瓶颈。在碳捕集环节,齐鲁石化依托第二化肥厂煤气化装置尾气资源,采用国产化设备与液化提纯技术,将纯度达90%的工业尾气二氧化碳提纯至99%以上,形成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捕集体系。在运输环节,胜利油田建成国内首条百万吨级、百公里长、12兆帕高压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,通过密相常温管输技术实现安全高效运输,填补了国内长距离输送的技术空白。在利用与封存环节,项目创新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技术,在胜利油田正理庄区块部署73口注入井,通过高压混相驱油与矿化封存技术,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层,既提高原油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,又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地质封存。
展开剩余54%该项目的技术突破具有显著示范效应。胜利油田自主研发的全密闭液态高效注入装备,解决了单泵对多井场景下的密闭注入、分压分注和精确计量难题,使二氧化碳封存率达到60%-70%,最终封存率可达100%。配套的管道数字孪生技术、耐腐蚀材料应用及缓释剂添加工艺,有效保障了长距离输送安全。此外,项目通过油气集输系统密闭管输、产出气循环利用等技术,构建了从油藏、井筒到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体系,确保“油不落地、气不上天、水不外排”。
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重价值是该项目的重要特征。数据显示,项目覆盖特低渗透油藏储量2500多万吨,预计15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00余万吨,增产原油近300万吨。胜利油田已在20个区块推广CCUS技术,累计注入二氧化碳64万吨,封存超50万吨,增油10万余吨,平均单井产量提升36.8%。与此同时,项目通过“变废为宝”模式,将工业排放转化为驱油资源,为石油行业低碳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
随着新疆油田百万吨级燃煤电厂CCUS项目加速推进场外配资,我国CCUS产业正形成“南北呼应”的格局。齐鲁石化-胜利油田项目的成功实践,不仅验证了CCUS技术在化石能源低碳开发中的可行性,更为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。未来,随着“技术开发-工程示范-产业化”体系的完善,CCUS有望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,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。
发布于:河北省宜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